科学研究发现,肥胖对儿童的影响更大,肥胖会让孩子变成"废人",肥胖影响孩子的心、肺、肝、肾等脏器功能,引发哮喘、低氧血症的发作,还会过早地出现许多诱发心血管病的危险因素,同时糖尿病、冠心病、脂肪肝等发病率明显高于正常儿童。另外据调查显示,在儿童期,特别是10岁以内保持正常体重,对以后的影响至关重要。此时期超重的儿童到成人时也常常是超重的。据调查,10~13岁时是小胖子,到31岁时约有80 %的人成为大胖子;10~13岁体重正常的儿童,到31岁时仅有20%左右的人成为胖人。最近有人发现,在母体内第8个月至出生后一周岁半的婴儿,如果营养过剩,就可能为以后的肥胖播下“种子”。因此说,预防肥胖越早越好,预防肥胖应从婴幼儿做起。
孕晚期预防胎儿肥胖
正常孕妇在妊娠过程中体重可增加10—12千克,其中在怀孕7—9个月时所增加的体重为胎儿重量,在这一时期如果营养过度,可使胎儿生长过快,脂肪细胞增殖,导致宝宝出生体重过高,一般认为新生儿超过4千克为巨大儿。这不仅会增加分娩难度和产科并发症的机会,还大大增加了孩子将来肥胖的可能性。
哺乳期预防婴儿肥胖
母乳喂养的孩子发生肥胖的可能性很小,母乳的成分经常发生变化,如果婴儿吮吸过量、乳汁的味道就会发生变化,这就使得婴儿不会吸奶过多,从而预防肥胖。母乳喂养的孩子哺乳期既使很胖,以后出现肥胖的可能性也是很小的。
人工喂养的婴儿,将来出现肥胖的可能性很大,婴儿往往是有奶就吃,容易过量食奶引起肥胖。人工喂奶时,要注意定量、定时,每天喝奶总量如果达到700—750毫升,而且孩子体重也达到了标准,就不要增加奶量。添加辅食时间不要太早,要掌握辅食添加顺序及添加总量。当孩子会爬会走时,要让孩子多活动,不要总抱着孩子。
幼儿园期预孩子肥胖
一般来说,1—3岁肥胖儿较少,4岁以后肥胖儿童逐渐增多,这主要与儿童的挑食偏食等不良饮食习惯、少动的生活方式有一定的关系,如过量进食甜食、冰淇淋、饮料、油炸食品等。因此,家长要改变孩子喜吃甜食、油煎食物、饭后吃零食、临睡前吃东西、饭后立即睡觉等不良习惯,鼓励幼儿多运动,并持之以恒。
学龄期儿童预防肥胖
限制进食机会。有些孩子放学回家,肚子不饿也习惯吃些零食。有的常在一个特定地点吃东西,如边看电视边吃。这样会使孩子的体重增加。解决办法有二:一是只有在饿时才能吃;二是只能在饭桌上吃东西,不能养成边做事边吃东西的坏习惯。
教育孩子,慢慢进食。因为慢慢进食帮助孩子提高对饥饿的忍耐性和食欲敏感性,并可调节进食量。如果慢慢吃,孩子才有时间品味食物,并找到自然停止点,让孩子坐在椅上、轻松愉快地进食,如果吃得太快,让他停一会儿再吃。父母要为孩子选择食物,并规定进食时间。家长应选择富含各种营养成份的食物,让孩子的食物营养丰富多采、满足身体生长发育需要。进食量由孩子确定,因为儿童天生就有控制食量的本能,每个孩子自身都有自然生长曲线,根据自身的生长发育进食适量的食物,孩子是完全可以自我控制食量的。但是,每顿饭的主、副食和饭后点心、水果的种类,吃饭的时间和零食时间应由家长明确规定。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