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位独立制片人,花了30天的时间,每天在麦道劳解决一日三餐。然后记录下自己身体的变化,拍摄成一部纪录片。30天后,结果令人瞠目——也许你今后再也不想碰薯条和汉堡了。
我是一个电影电视制作人,也是个规规矩矩的人。我喜欢汉堡包,喜欢牛排,还喜欢切成不同形状的猪肉。虽然我很少在麦当劳吃饭,但我对那里绝对没有任何抵触情绪。从小到大,我很少吃那种食品,因为我妈说快餐不是正经饭。然而到了成年,每当我出门在外找不到其他餐厅时,我会像别的美国人一样,冲向那个金黄的大M(全美共有超过13000家麦当劳餐厅)。
那时我正准备拍一部纪录片,叫《超大码的我》。在这部片子里,我要连着30天只吃麦当劳的食物。我要向人们生动地展示美国发生的事情。快餐文化已经极大地改变了我们的饮食方式,尤其是食量。它使我们,特别是孩子们,变得更胖,更不健康。我想试试看并且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向人们展示,它会给我的身体带来怎样的影响。我知道这肯定会是一部精彩的影片。
我们果然做到了。电影在1月份的圣丹斯电影节上首映。我获得了最佳纪录片导演的奖项,我们还把影片卖给了一个大发行商。
对我女朋友来说,《超大码的我》是一部恐怖片。她是一个严格的素食主义者兼厨师。最初我告诉她我的想法时,她惊呆了;我开始后,她表现出反感;完成之后,她被吓坏了。
圣丹斯电影节过后两个礼拜,麦当劳将影片斥为“超大码的扭曲”,指出它和食物本身没有关系,问题在于每天摄取5000卡的热量。一个月以后,他们宣布年底之前,美国本土不再出售超大分量的食物,这恐怕不仅仅是巧合。官方的理由是:简化菜谱。我们难道看不懂麦当劳“复杂的”菜谱吗?他们还说这项决定和电影没有任何关系。随便他们怎么说吧。
灵感
这次冒险的灵感始于2002年。那时候,无论是翻开杂志还是打开电视,都会看到有关美国肥胖疫情的报道。那年的感恩节,我正以一贯的饭后姿势瘫在母亲的沙发上,一位麦当劳的新闻发言人出现在屏幕上,为他们的菜谱进行辩护。我承认,我热衷于挑战极限。MTV电视台有一档节目叫《我打赌你会》,就是我拍的。我们扛着摄像机到处转悠,刺激人们做疯狂的事情,比如把自己身上的衣服脱下来卖给我们。然而这次不一样,我将接受挑战:连续一个月,每天都在麦当劳用餐。可就算这个举动再惊人,也还是比不上麦当劳发言人的一番话:他居然声称他们的食品有营养。我们会拍摄每一餐,记录我的体重,定期让医生做检查,看看会发生什么事情。我的上腹部有块可恶的赘肉,否则我的体形就完美了:身高1.88米,体重84公斤。我事先把体重写在本子上,因为我预感到事情会发生变化。
踏入位于曼哈顿14号大街的麦当劳餐厅时,一股麦当劳的标志性香味迎面袭来:炸得吱吱作响的薯条和塑料器皿上的清洁剂混合在一起的气味,令我的胃口为之一振。闻起来真不错——然而在之后的29天里,这支嗅觉的狂想曲却犹如一道诅咒,萦绕在我身旁。早上9点,我径直走到柜台前,点了一份美国人最熟悉的经典早餐:猪柳蛋汉堡。我嚼着汉堡的时候,一点肉汁滴在我的下巴上,我开心极了。
第二天,我吐得一塌糊涂。那是我的错,是由于我第一次尝试超大码套餐,脂肪摄取过量造成的。我的身体还没做好准备,接受1200克可口可乐,近227克薯条,以及双层芝士汉堡。我康复后,影片的拍摄继续进行。
页次:[1] [2] [3] 下一页
最热评论
最新评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