佳佳减肥 佳佳减肥

所在位置:首页 > 时尚减肥 > 肥胖疾病 > 正文
舒尔佳奥利司他胶囊

肥胖加糖尿病竟成糖胖病

来源:新浪健康   发布时间:2016-10-13 09:07:37   作者:潇风   1919阅读
分享到:


        糖尿病是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之一,也是全球范围内的重大公共卫生问题。目前我国已成为糖尿病发病的“重灾区”,糖尿病已经成为心脑血管疾病、失明、截肢以及肾衰的最主要原因。

  IDF于1991年将每年的11月14日定为糖尿病日,鼓励全球民众进行糖尿病教育,增进对糖尿病的认知,旨在引起全球对糖尿病的警觉和醒悟。 号召政府,实施有效的策略和政策,预防和控制糖尿病,维护糖尿病患者和高危人群健康;号召公众,认识糖尿病的严重危害,知晓如何避免和延缓糖尿病及并发症 的发生;号召糖尿病患者,通过健康教育,增强糖尿病防治意识和技能;号召卫生专业人员,更新糖尿病知识,将循证医学证据应用于实践。

  对大家来说,“糖胖病”也许是个比较新的名词,它的英文名称“diabesity”, 顾名思义,它是由糖尿病(diabetes)和肥胖(obesity)两个单词所组成。我们先从一个具体病例说起:一女性35岁,未婚,自小体型肥胖,自大学毕业后在工作和生活中挫折不断,在家人的劝说下终于鼓起勇气来到医院。第一次前来就诊的时候,她给我的第一印象除了体型肥胖外,最重要的是她寡言少语、态度消极。首先,我对她做了整体的评估,结果非常不理想:肥胖症、糖尿病、高血压、高脂血症。鉴于她伴有心血管疾病的多个高危因素,接着我便进行了颈动脉超声及心脏超声检查,虽然她仅过而立之年,却合并颈动脉内膜毛糙并伴有斑块形成,左心室舒张期顺应性下降,这意味着她是一位糖胖病患者,伴随高血压、高血脂及心血管并发症,情况不是很乐观。在她的无间配合下,经过1年多的不懈努力,这位病患的体重下降了16kg,腰围减少了4寸,血糖、血压和血脂也控制在正常范围,颈动脉斑块未见进展。更可喜的事,在治疗的过程中,她重拾了对生活和工作的信心。当然,作为医者和患者,我们深知这是一条漫长而艰辛的道路,但是为了健康,我们将持之以恒地走下去。

  基于成人常见代谢病与心血管疾病之间的密切关联,早在1991年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Dzau和Braunwald提出了“心血管事件链”的学说,即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高血糖等心血管病的高危因素导致粥样硬化斑块形成,进而出现心肌缺血,直至进展为心肌梗死、心律失常,最终发展为心力衰竭甚至死亡的连续病变过程。而在肥胖人群中,“心血管事件链”中的始动因素往往聚集在一起,肥胖作为连接心血管疾病的其中一个重要始动因素也被逐渐认同。于是,有专家将其冠以“死亡四重奏”这一名称,即“肥胖、高血压、血脂异常、高血糖”,以上便是一个典型的病例。

  2014年发表的一篇论著中指出,肥胖人群中同时具有高血压、血脂异常和糖尿病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是正常体重人群的4.5倍,重度腹型肥胖人群是正常体重人群的5.1倍。我国中年人群超过一半为体重超重或肥胖者,超重/肥胖人群同时具有3种危险因素的比例分别是正常体重人群的2.7倍和4.5倍。在超重及肥胖人群中,体质指数(BMI)每升高5kg/m2,心血管病相关的死亡率升高40%。

  在糖尿病人群中,约70%患者最终死于心血管并发症。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-4倍,且病变更严重、更广泛、预后更差、发病年龄更早。2型糖尿病(T2DM)患者常合并1个或多个心血管危险因素,如肥胖症、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,且随着BMI的增加,心血管相关危险因素的患病率增加。

  2010年杨文英教授进行的全国性调查显示:成人糖尿病的患病率为11.6%,肥胖成人中糖尿病的患病率为24.5%。超重和肥胖是T2DM的常见合并症,我国T2DM患者中超重和肥胖的比例高达63%。在广东省进行的一项研究显示,糖胖病中高血压、血脂异常的患病率达72.4%和90.2%,但是心血管危险因素的达标情况却不容乐观,如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的达标率仅为42.3%和25.8%,血压和血脂达标率仅35.1%和19.4%。

  基于国内高患病率、低达标率的严峻现状,这将是医者和患者所面临的巨大挑战,亟待采取相应干预策略。国内外著名的多个研究均证实了控制体重与血糖、强化降压和调脂药物治疗能有效降低T2DM患者的心血管并发症与死亡风险。从源头上遏制心血管事件,加强对糖胖病患者危害性的认识及筛查、识别出该高危人群,并尽早进行预防及治疗,对降低糖胖病的发病及减少心血管事件具有重要意义。

相关文章
热点文章


网友评论 | 跟帖管理
0条评论 / 0人参与
一键登录:

最热评论

最新评论



名词热搜
相关热问
首荟通便胶囊